05: 金融营销战略、计划与组织
构建以价值为核心的增长引擎
🚀 一个时代的开始
新世界:数字生态的无限性
- 体验至上
- 信息透明化
- 客户场景驱动
- 关系基于数据与信任
金融营销的战场,已经彻底改变。
🎯 本章学习目标
- ✅ 理解:战略规划在金融服务价值创造中的核心作用。
- 🛠️ 掌握:在公司、业务单元和产品层面进行战略规划的方法。
- 🧭 学习:使用 G-STIC 框架系统地编制、执行和控制金融营销计划。
- 📈 分析:适用于中国金融市场的目标市场与竞争战略。
- 🤝 探讨:如何构建与公司战略协同的高效金融营销组织。
🤔 核心问题:为何需要营销“战略”?
随着中国金融业竞争加剧,过去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。
- 旧模式:依赖渠道优势或单一产品优势,坐等客户上门。
- 新挑战:市场瞬息万变、产品严重同质化、客户需求高度多样化。
营销必须从零散的“战术”提升到系统的“战略”高度,成为联接企业与动态市场的核心枢纽。
第一部分:价值创造的逻辑
营销的核心是在盈利基础上交付客户价值
在信息日益对称、客户选择日益增多的市场中,金融机构必须精细化其价值交付过程。
- 传统观念 (错误): 制造产品 ➡️ 销售产品
- 现代观念 (正确): 理解客户 ➡️ 选择价值 ➡️ 提供价值 ➡️ 沟通价值
这个过程在金融产品诞生之前就已开始,贯穿于客户生命周期的始终。
价值交付过程分为三个核心阶段
营销活动贯穿产品始终,而非仅是销售环节。
🔑 阶段一:选择价值是战略营销的精髓
这个阶段也被称为 STP,是所有营销活动的起点和基石。
- S - 市场细分 (Segmentation): 将异质化大市场划分为多个同质化小群体。
- 例:财富管理客户可细分为高净值人士、富裕大众、年轻白领。
- T - 目标市场选择 (Targeting): 评估并选择最具吸引力的一个或多个细分市场进入。
- 例:一家券商可能选择专注服务于高频交易的量化投资者。
- P - 价值定位 (Positioning): 在目标客户心中创造一个清晰、独特且有价值的品牌形象。
🎁 阶段二与三:提供和沟通价值是战术执行
- 提供价值 (Providing the Value)
- 通过具体的产品特性、价格策略和分销渠道,将“价值定位”真正地交付给客户。
- 例如:基金的投资策略、差异化的管理费率、便捷的手机App申购渠道等。
- 沟通价值 (Communicating the Value)
- 通过广告、销售团队、社交媒体、投资者教育等工具,向目标市场宣告和推广产品的价值。
- 例如:发布市场展望报告、举办线上投资策略会、KOL合作推广等。
💡 价值链(Value Chain):系统审视价值创造活动
迈克尔·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模型,帮助我们系统性地审视企业内部的价值创造过程,找到竞争优势的来源。
一家金融机构的活动可分为两大类: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。
价值链:证券公司的“基本活动”
这些活动直接参与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造、销售、转移给购买者以及售后服务的全过程。
价值链:证券公司的“支持性活动”
这些活动本身不直接创造价值,但为基本活动提供支持,是企业高效运作的基石。
第二部分:战略规划的层级与流程
大型金融集团通常包含四个组织层级
战略规划在不同层级各有侧重,自上而下传导,确保目标一致。
业务单元(SBU)战略规划是核心环节
营销计划正是在这个层级被制定出来,它是一个系统性的、循环往复的过程。
第三部分:G-STIC 营销计划框架
G-STIC 是现代营销规划的黄金标准
它提供了一个清晰、严谨且可执行的行动规划框架,确保营销活动有的放矢。
- Goal (目标): 我们要实现什么?(终点)
- Strategy (战略): 我们如何实现目标?(蓝图)
- Tactics (战术): 我们具体采取哪些行动?(工具)
- Implementation (执行): 谁、何时、何地、如何执行?(落地)
- Controls (控制): 我们如何衡量和调整?(罗盘)
1. 🎯 目标 (Goal): 定义成功的标准
目标设定需要明确焦点 (Focus) 和绩效基准 (Benchmarks)。
- 目标焦点:
- 货币性: 净利润、管理资产规模 (AUM)、投资回报率 (ROI)。
- 战略性: 品牌知名度、市场份额、社会责任 (ESG)。
- 绩效基准:
- 量化: “AUM 增长15%”。
- 时间: “在年底前实现”。
- 责任: “由零售业务部负责”。
⚠️ 金融营销目标必须是 SMART 的
一个模糊的目标,如“增加销量”,是无效的,因为它无法指导行动,也无法衡量成败。
❌ 不好的目标
“我们希望提升新发基金的销量,并扩大品牌影响力。”
✅ SMART 目标
“在下一财年,将旗舰股票基金的零售投资者净流入资金增加10亿元人民币 (S, M, T),同时将客户获取成本(CAC)控制在800元以下 (A),以巩固我们在权益投资领域的领先地位 (R)。”
2. 🗺️ 战略 (Strategy): 描绘实现目标的蓝图
战略的核心是定义目标市场 (Target Market) 和价值主张 (Value Proposition)。
在制定战略前,必须先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。SWOT分析是其中最经典的工具。
战略制定的第一步:SWOT分析
SWOT分析帮助我们系统性地评估自身的优势(S)、劣势(W),以及外部环境中的机会(O)和威胁(T)。
延伸:从SWOT到TOWS,制定行动策略
SWOT分析本身只是罗列事实,更关键的是利用它来制定战略。TOWS矩阵是实现这一步的有力工具。
- SO (优势-机会) 战略:利用内部优势,抓住外部机会 (增长型战略)。
- ST (优势-威胁) 战略:利用内部优势,规避外部威胁 (防御型战略)。
- WO (劣势-机会) 战略:克服内部劣势,抓住外部机会 (扭转型战略)。
- WT (劣势-威胁) 战略:减少内部劣势,规避外部威胁 (收缩型战略)。
战略制定的第二步:选择通用竞争战略
迈克尔·波特提出三种通用竞争战略,为战略思考提供了起点。
竞争战略 ①:总成本领先
致力于实现最低的生产和分销成本,从而能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赢得市场份额。
金融案例: 天弘基金的余额宝。通过与支付宝平台的深度整合,实现了极低的获客成本和运营成本,以普惠的费率和极致的便利性,吸引了海量对价格敏感的客户。
竞争战略 ②:差异化
在某个被市场广泛重视的重要客户利益领域,集中力量实现卓越表现,建立独特性。
金融案例: 中金公司(CICC)。通过其顶尖的研究能力、强大的机构客户网络和高端财富管理服务,在投行和财富管理的高端市场建立了难以复制的差异化优势。
竞争战略 ③:聚焦
主攻一个或多个狭窄的细分市场,在该目标市场内追求成本领先或差异化,从而更有效地服务特定客户群体。
金融案例: 一些私募股权基金(PE),专注于投资特定行业(如新能源或生物医药),通过深度的行业认知和资源网络,成为该领域的专家,服务于寻求高增长的专业投资者。
3. 🛠️ 战术 (Tactics): 设计具体的营销组合
战术是执行战略的具体行动,通常被称为营销组合 (Marketing Mix)。
经典的 4P 模型是理解战术的有效框架:
- Product (产品)
- Price (价格)
- Place (渠道)
- Promotion (推广)
4P在金融服务中的特殊含义
产品 (Product) |
核心是无形的承诺:一份基金合同、一份保险单、一项咨询服务。 |
价格 (Price) |
复杂的构成:利率、管理费、手续费、佣金、点差,甚至是机会成本。 |
渠道 (Place) |
多元的触点:物理网点、ATM、网站、手机App、客户经理、第三方平台。 |
推广 (Promotion) |
信任的建立:广告、市场报告、投资者教育、销售人员的专业建议和品牌信誉。 |
4. 🚀 执行 (Implementation): 将计划转化为行动
“Strategy without tactics is the slowest route to victory. Tactics without strategy is the noise before defeat.” — Sun Tzu
卓越的执行是成功的关键,它要求回答“谁、何时、何地、如何”的问题。一个高效的营销组织是成功执行的保障。
5. 📊 控制 (Controls): 监控、衡量与调整
控制是确保计划按轨道进行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的过程。
- 监控绩效:
- 通过营销指标 (Marketing Metrics) 来量化营销表现。
- 使用营销仪表盘 (Marketing Dashboards) 进行实时监控。
- 监控环境:
- 持续追踪宏观环境(经济、技术、监管)和微观环境(客户、竞争者)的变化,及时调整战略和战术。
金融服务营销的关键绩效指标 (KPIs)
客户获取 |
客户获取成本 (CAC) |
获取一个新客户所需的总营销和销售成本。 |
客户价值 |
客户生命周期价值 (LTV) |
一个客户在整个关系周期内为公司带来的总净利润。 |
客户忠诚度 |
净推荐值 (NPS) |
衡量客户是否愿意向他人推荐产品/服务的指标。 |
渠道效率 |
线上渠道转化率 |
通过App或网站完成开户或购买产品的用户比例。 |
背景:红海市场中的增长难题
- 时间:2018年前后
- 市场:中国信用卡市场已是红海,产品同质化严重。
- 挑战:作为市场领先者,招商银行面临维持用户增长和品牌创新的双重压力。如何突破存量竞争?
目标 (Goal):精准锁定年轻客群的高频场景
- 战略目标: 增强在年轻白领客群中的品牌吸引力,深度绑定高频消费场景(餐饮)。
- 量化目标: 短期内实现百万级发卡量,并维持高客户活跃度和交易额。
战略 (Strategy):从卖卡到经营场景
- 目标市场: “经常外出就餐的都市年轻白领”。
- 价值主张: “极致的餐饮消费优惠和便利体验”。
- 市场定位: 一张“懂你胃,更懂你钱包”的美食信用卡,从功能驱动转向场景驱动,实现差异化。
战术 (Tactics):打造围绕美食的生态系统
产品 (Product) |
核心是信用卡,附加价值是整合海量餐饮商户的优惠权益生态。 |
价格 (Price) |
免年费降低持有成本,盈利模式从用户利息转向商户回佣和分期手续费。 |
渠道 (Place) |
线上 (掌上生活App, 微信) 快速申请,线下 (合作餐厅) 广泛使用。 |
推广 (Promotion) |
KOL合作 (美食博主) + 社交媒体话题营销 + 打造App内内容社区。 |
执行与控制 (Implementation & Controls)
- 执行:
- 由一个敏捷、跨职能的团队负责,打破部门墙,确保快速决策和高效执行。
- 控制:
- 通过“掌上生活”App后台实时监控发卡量、活卡率、交易额等关键指标。
- 数据驱动,根据用户行为动态调整营销资源,持续优化优惠方案和商户合作。
营销成效:巩固市场领导地位
- 短期发卡量突破百万,交易额和客户活跃度远超预期。
- 成功将招行品牌与“年轻、时尚、懂生活”的形象深度绑定。
- 是从“以产品为中心”到“以客户场景为中心”的成功转型典范。
密集型增长:安索夫矩阵的应用
安索夫矩阵为系统性地思考密集型增长提供了有力框架。
```
## 一体化增长:在产业链上延伸
```{=html}
多元化增长:跨界寻求机会
相关多元化 (协同效应)
进入与现有业务在技术、市场或管理上相关的新领域。
- 典范:中国平安集团。从保险起家,逐步拓展到银行、证券、科技等领域,各业务间共享客户、品牌和技术,形成强大协同效应。
非相关多元化
进入与主业毫无关系的领域,以分散风险或抓住高增长机会。
- 挑战:由于缺乏行业经验和协同效应,风险极高,在现代金融企业中已不常见。
企业的市场地位决定其竞争战略
市场中的企业可分为四类角色,每种角色的战略选择都不同。
市场领导者战略:全方位防御
目标:扩大总市场、保护现有市场份额、提高市场份额。
- 扩大总市场:吸引新用户(如普惠金融)、发现新用途(如数字人民币)、增加使用量。
- 保护市场份额:采取防御策略,通过持续创新(如推出新产品)和提升客户关系(如VIP服务)来巩固领导地位,提高竞争门槛。
市场挑战者战略:选择性攻击
核心:明确攻击目标和攻击策略。
- 攻击目标:可以攻击领导者,也可以攻击规模更小的跟随者或补缺者。
- 攻击策略:
- 正面攻击:在产品、广告、定价等方面全面抗衡(资源消耗大)。
- 侧翼攻击:集中力量攻击对手的薄弱环节。
- 案例:互联网券商通过“零佣金”模式,攻击传统券商依赖佣金收入的“侧翼”。
市场跟随者战略:模仿与改良
许多中小型金融机构扮演此角色。
- 核心策略:模仿领导者的产品和营销模式,节省创新和市场教育成本,实现“搭便车”。
- 聪明的跟随者:在模仿的同时进行差异化改良,如提供更个性化的本地化服务,在特定细分市场获得优势。
市场补缺者战略:“小池塘里的大鱼”
通过专注于大公司不感兴趣或服务不到位的小市场(利基市场)来避免直接竞争。
成功关键在于专业化:
- 客户专业化:服务超高净值客户的家族办公室。
- 产品/服务专业化:专注于特定投资策略(如ESG投资)的精品资管。
- 渠道专业化:专注于线上社群运营的独立理财顾问。
营销组合的演进:从 4P 到 4C
随着客户地位的提升,营销视角必须从企业转向客户。
高效的营销组织是战略落地的保障
根据机构规模、产品复杂度和市场策略,可选择或组合不同的组织模式。